电 话:
邮 箱:
蓝狮注册黄河,中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大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孕育和塑造了中华文明,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演化产生重要深刻的影响。
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发源,涓涓细流汇聚成滔滔大河,突入广袤的温带沙漠,又向南纵贯全球最深厚的黄土高原,下游奔涌入华北平原,最终注入渤海,汇入太平洋,黄河从源头到入海口海拔落差近5000米,曲曲弯弯,跨越9个省份,全长5400多千米。
从统计数据看,黄河是世界第五长河、中国第二长河,集水面积达81万余平方公里,干流长度5464公里,落差达4480米。此外,黄河还是全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下游每立方米水中的含沙量为近40公斤。
在地图上看,今天的黄河自西向东流入渤海。其上游源于全世界最高、最大、最年轻的高原——青藏高原——东北部的巴颜喀拉山北麓,流出青藏高原后向北呈“几”字形突入广袤的温带沙漠,又向南纵贯全球最为广袤深厚的黄土高原,进而在潼关附近切开中条山和秦岭-华山间的山谷。其下游奔涌入广袤的华北平原,最终注入渤海。
如今,在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举国上下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对于中国的均衡发展、整体进步和长治久安将具有重大保障作用。
从生物地理区划上看,黄河流域全部位于古北界,但涉及东北亚亚界和中亚亚界两个亚界。巨大的地理跨度,使黄河串起了亚洲中北部温带地区多样的地理景观和生态系统,包括高原、高山、沙漠、草原、森林、洪泛平原和沿海滩涂及近海。可以说,黄河演化史串起了东亚的半部自然史,黄河流域的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能够彰显东亚温带地区生命奇迹的几乎所有精彩。
黄河是发源于亚洲腹地青藏高原的大河之一。它的形成与东亚、南亚地区其他大河一样,与青藏高原的隆起有密切关联。青藏高原的隆起在三方面决定黄河形成今天的规模和特征。
第一,青藏高原的隆起形成了东亚季风,为大河形成创造了条件;第二,青藏高原的隆起促进了黄土高原的形成,为黄河形成全球含泥沙量最大的河提供了沉积物来源;第三,青藏高原隆起的过程影响了黄河流向形态。青藏高原的隆起是由南亚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融合引起。而且大量研究表明,黄河具有分段贯通特点。
海黄大桥横跨黄河上游公伯峡库区,两岸群山连绵巍峨,桥下的黄河水清如碧玉。摄影/张胜邦
现代黄河以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托克托河口镇和位于河南郑州的桃花峪为界划分上、中、下游。河口镇以西呈大半个“几”字形的河段为上游,其长度达黄河干流全长的2/3 ;河口镇至桃花峪的“几”字形右半边状河段为中游,其长度仅为全长的约1/6 ;桃花峪至山东省东营垦利入海口段为下游。
作为中国北方第一大河,黄河的形成和演化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华夏文明之初先民所见的锦绣山河。
黄河流经上游、中游宽窄不一的河谷后,饱蘸着黄土高原的沙土冲出三门峡,造就了中国面积最大的冲积扇平原。黄河冲积扇是黄河贯通以来在一二百万年间多期沉积形成的冲积扇复合体。
在今山东半岛以北、以东,以及江苏以东的黄海海底,还分别延绵分布着数万平方公里的泥质楔和粉砂质沙洲,那是黄河在末次冰期向东亚大陆架东部延伸挥洒出的冲积扇遗迹,真实地记录着东亚经历的沧海桑田。
大河下游的冲积平原,总是最为富饶的土地。黄河中、下游及其主要支流沿岸的河流阶地、冲积平原上肥沃而易于耕种的土壤,充沛的水源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构成了华夏先民进入这片土地后繁衍生息的物质基础。
黄河三角洲孕育了大面积的浅海滩涂和湿地,被称作“鸟类的国际机场”。摄影/张晓龙
正因为黄河文明如此耀眼,我们有时反而忽视了它的自然肌理,忘却它牵起了最高峻的高原和最辽阔的大洋。它的流动,是东亚最有力的生态脉搏。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曾经于2013年发布全球陆地生物多样性空间分布与世界自然遗产潜力区评估专题报告,对全球具备以生物多样性价值标准申报世界遗产潜力的区域作了识别和推荐。其中,共有4片区域涉及黄河流域,主要集中在黄河上游地区。
第一,黄河源区至黄河上游沿岸的高原和山地,如三江源、若尔盖和子午岭等地。这一区域是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的过渡带,生存着大量的青藏高原特有动植物和中国西部山区特有动植物,尤其是特有鸟类。
第二,贺兰山位于黄河上游“几”字形大拐弯地区。黄河自南向北从贺兰山东麓流过,在山前形成了一片湿润富饶的“塞上江南”。
第三,秦岭-华山,位于黄河中游大支流渭河全线南岸至黄河三门峡段。秦岭是黄河和长江的分水岭,西端与横断山相接。因此,有大量中国西南山地的特有物种或其近缘种也分布至秦岭,如大熊猫、川金丝猴、秦岭羚牛。
第四,吕梁山-中条山-太岳山-太行山及黄土高原东半部,位于黄河中游南北向晋陕大峡谷以东。这几列山脉都是东亚最古老的山脉之一。而黄土高原也是世界上最广袤的黄土类型高原。这一带有大量中国华北地区特有的鸟类栖息,也有中国华北特有的植被类型和特有植物。
由于黄河持续向太平洋西岸输入巨量泥沙。黄海和渤海沿岸发育着全世界面积最大、生物承载力最高的潮间带滩涂。其中生态价值最为突出的3片,分别是江苏近海的辐射沙脊群、江苏北部沿海的潮间带滩涂和位于山东东营的现代黄河三角洲。
今天,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我们正在走向生态文明。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全面推进,不断取得新成效,黄河将成为永远造福中华民族的幸福河。
黄河之水携带滚滚黄沙奔腾而下,积淀出世界上面积增长最快的黄河三角洲。摄影/王宁
但是,近年全球气候变化趋势日益明显,为人类与黄河的关系带来了不确定性。在今天面临更为剧烈的气候波动形势下,如何将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协调起来,保障沿黄3亿多人民福祉安全,也是需要巨大智慧来应对的考验。除传统上应对水患的工程措施,是否还有其他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能够因势利导地在黄河流域构建起具有韧性的“自然生态-社会经济”复合系统,并在此过程中将黄河流域的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一同发扬光大,是眼下我们亟待破解的难题。